重庆人事考试信息交流:712660507
为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大力加强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源头建设,根据中组部《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选调生工作的意见》(组通字〔2018〕17号)等有关规定,结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和干部队伍建设需要,经研究,决定定向选调一批2020届急需紧缺专业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现将有关事宜公告如下:
一、选调范围
(一)重庆急需紧缺专业全日制应届优秀博士毕业生;
(二)国内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全日制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学校名单见附件1,具体报名条件见各高校就业信息网站发布的定向选调简章)。
(三)国家承认学历的部分国(境)外高校应届硕士及以上优秀毕业生(学校名单见附件2)。
委托培养、在职培养和定向培养的毕业生以及网络学院、成人教育学院、独立学院、民办分校等毕业生不列入定向选调范围。
二、选调专业
报考人员须符合以下专业要求:
(一)大数据、智能化等相关专业:电子信息类(电子科学与技术、信息与通信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智能科学与技术、物联网工程);装备制造类(机械工程、车辆工程、仪器科学与技术、控制科学与工程、模式识别与智能系统);能源动力类(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新能源科学与工程);材料类(材料科学与工程、冶金工程)。
(二)经济金融及现代管理等相关专业:经济学类(理论经济学、应用经济学)、财政学类、金融学类、经济与贸易类、统计学类、审计类、国际商务类、电子商务类、旅游管理类、资产评估、技术经济及管理。
(三)城市建设管理等相关专业:规划建设类(建筑学、土木工程、水利工程、桥梁与隧道工程、测绘科学与技术、交通运输工程、城乡规划学、风景园林学、安全科学与工程),现代物流类,生态环境类(生态学、环境科学与工程)。
(四)生物医药等相关专业:生物工程类、生物医学工程类、生物科学类、药学类、化工与制药类。
在选调高校就读期间符合下列条件之一的,可不限专业:①综合成绩排名列所在学院或所学专业年级前20%;②获得过省级及以上“三好学生”“优秀学生”“优秀学生干部”“优秀毕业生”“优秀团干部”“优秀共产党员”荣誉称号;③获得过国家奖学金或国家励志奖学金;④担任校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主席、副主席(书记、副书记)以及各部部长,院系学生会(研究生会、团委)主席(书记)一学年以上。
三、选调条件
(一)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
(二)对党忠诚老实,有正确的政治立场和政治态度,深学笃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拥护中国共产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甘于为国家和人民服务奉献,有志于从事党政工作。
(三)具备以下条件之一:2019年10月21日前加入中国共产党(含中共预备党员)、优秀学生干部(获得过院系以上“优秀学生干部”等荣誉,或担任副班长以上学生干部)、获得过校级以上奖励、具有参军入伍经历的大学毕业生。
(四)学习成绩优良,作风朴实,诚实守信,吃苦耐劳,有较好的人际沟通和语言文字表达能力。大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间须在2020年7月31日前,博士研究生取得毕业证书和学位证书时间须在2020年12月31日前,国(境)外高校毕业生须在上述规定时间内取得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的学历学位认证书。
(五)截至2019年10月21日,年满18周岁,大学本科生不超过25周岁(1993年10月21日以后出生)、硕士研究生不超过30周岁(1988年10月21日以后出生)、博士研究生不超过35周岁(1983年10月21日以后出生)。
(六)身心健康,符合录用公务员的体检要求。
(七)在校期间没有违法违纪违规行为、学术不端或道德品行问题。
(八)法律规定的其他条件。
四、选调程序
(一)网上报名
1. 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于2019年10月21日10:00至2019年11月3日17:00登录七一网(www.12371.gov.cn)“领导干部考试报名系统”,提交报考申请。报考人员应根据本人最高学历所学专业报考。
报名与考试时使用的本人有效身份证必须一致。报名时,报考人员要认真仔细阅读诚信承诺书,并按要求如实、准确填写报考信息的各项内容,上传本人近期清晰的免冠正面电子证件照片(蓝底或白底证件照,jpg格式,20kb以下),以及学校党委部门签字盖章后的《重庆市定向选调2020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推荐表》(附件3)照片或扫描件。如因不符合报考条件被取消考试或选调资格的,后果由报考人员自负。凡弄虚作假的,一经发现,即取消考试或选调资格。
2. 资格初审。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根据报考人员网上报考信息,在报考人员报名后2日内完成审查工作。对符合报考条件的,不得拒绝报名;对审查不合格的,应向报考人员说明理由。对通过资格初审的人员,审核单位应下载报考人员报名信息,供资格复审时使用。
3. 查询初审结果。报考人员于填报报名信息后2日内登录七一网“领导干部考试报名系统”查询是否通过资格初审。资格初审通过后,报考信息不能更改。报考人员如因信息填报错误未通过资格初审的,可于2019年11月5日17:00前进行修改,重新申请参加资格初审。资格初审不合格的,不能参加考试。报考人员如对资格初审结果有疑问,可电话咨询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
4. 打印准考证。资格初审合格的报考人员于2019年11月11日10:00至11月16日23:00,登录七一网“领导干部考试报名系统”下载打印准考证(用A4纸打印,保证字迹、照片清晰)。逾期未打印准考证而影响参加考试的责任自负。准考证是报考人员参加笔试、面试和资格复审的必备证件之一,请务必妥善保管。
(二)笔试。笔试时间初步定于2019年11月17日,在北京、上海、武汉、广州和重庆主城区统一设置考点(考生在网上报名时可就近选择其中一个考点,具体考试时间及地点在准考证上明确)。笔试科目为《行政职业能力测验》和《申论》,每科分值100分。参加考试时,考生必须同时携带本人准考证和有效身份证。笔试成绩可于2019年12月上旬登陆七一网“领导干部考试报名系统”查询。
(三)面试。对进入面试考生组织统一面试,重点测试面试人员的综合分析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举止仪表等。面试总分100分,60分以上为合格。面试不合格者,不得列为体检人员。面试有关事宜将于12月上旬在七一网“选调生招录”栏目公布。
(四)体检。根据笔试面试结果确定进入体检人员名单。体检按照《关于修订〈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试行)〉及〈公务员录用体检操作手册(试行)〉有关内容的通知》(人社部发〔2016〕140号)等有关规定执行。考生对非当日、非当场复检的体检项目结果有疑问时,可在接到体检结论通知之日起7日内提交复检申请。复检只进行一次,体检结论以复检结果为准。
(五)考察和资格复审。体检合格人员进入考察。考察主要了解考生在校现实表现、学习成绩、专业特长、遵纪守法等方面情况,特别是政治素质、道德品行、专业能力情况。考察中同步开展资格复审,考生需提交《重庆市定向选调2020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推荐表》原件及相关证明材料。资格复审发现不符合报考条件的,取消选调资格,责任由考生自负。
(六)公示。对考察合格者,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按程序确定为拟录用人员,并在七一网“选调生招录”栏目公示7天。
(七)签订协议。公示无异议者,签订分配协议书。协议签订后,学生不得擅自变更或解除,如有违约行为,记入个人诚信档案。
五、相关政策
(一)未在规定时间内取得国家承认的毕业证、学位证或不按时报到的,取消录用资格。根据单位需求、考生成绩、个人意愿、专业特长等,可分配到市级机关或区县级机关工作,并按规定办理公务员录用手续。鼓励大学毕业生自愿申请分配到乡镇(街道)工作。新录用人员试用期1年,试用期满考核合格,办理公务员任职定级手续;不合格的,取消录用资格。
(二)为加强选调生培养锻炼,按照中组部有关规定,在录用后或试用期满后,适时安排到乡镇、村(社区)进行锻炼。
(三)选调生在基层工作满2年后,可参加上级机关公务员公开遴选;对工作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可择优选拔担任各级领导干部,或纳入优秀年轻干部名单进行重点培养。
(四)符合条件的博士、硕士研究生,可按规定享受所在区县同层次人才的引进优惠政策。
(五)考生不需要缴纳考试费和体检费。
六、其他事宜
(一)资格审核贯穿选调全过程,发现报考人员有弄虚作假等违纪违规行为的,即时取消选调资格。
(二)本次考试不指定辅导书,不委托任何机构举办辅导班。以选调生考试命题组、专业培训机构等名义举办的辅导班或发行的出版物、上网卡等,均与本次考试无关。请考生提高警惕,谨防受骗。
(三)重庆市集中选调2020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工作将于2020年1月下旬发布简章,详情请关注七一网。
本简章由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负责解释。
网上报名和考务咨询:023-63897018
政策咨询:023-63898727,023-63896932(兼传真)
附件:1. 国内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名单
2. 定向选调部分国(境)外高校名单
3. 重庆市定向选调2020届应届优秀大学毕业生报名推荐表
中共重庆市委组织部
2019年10月9日
附件1
国内36所A类“一流大学”建设高校
名 单
(按学校代码排序)
北京大学 中国人民大学 清华大学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北京理工大学 中国农业大学
北京师范大学 中央民族大学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吉林大学
哈尔滨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同济大学
上海交通大学 华东师范大学南京大学
东南大学 浙江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厦门大学 山东大学中国海洋大学
武汉大学 华中科技大学中南大学
中山大学 华南理工大学四川大学
重庆大学 电子科技大学西安交通大学
西北工业大学 兰州大学国防科技大学
附件2
定向选调部分国(境)外高校
名 单
(排名不分先后)
哈佛大学 Harvard University
斯坦福大学 Stanford University
剑桥大学 University of Cambridge
麻省理工学院 Massachusetts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Berkeley
普林斯顿大学 Princeton University
牛津大学 University of Oxford
哥伦比亚大学 Columbia University
加州理工学院 Californ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芝加哥大学 University of Chicago
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Los Angeles
康奈尔大学 Cornell University
耶鲁大学 Yale University
西雅图华盛顿大学 University of Washington, Seattle
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Diego
宾夕法尼亚大学 University of Pennsylvania
伦敦大学学院 University College London
约翰霍普金斯大学 Johns Hopkins University
苏黎世联邦理工学院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Zurich
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 Washington University in St. Louis
加州大学旧金山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 Francisco
东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Tokyo
多伦多大学 University of Toronto
伦敦帝国学院 Imperial College London
西北大学 Northwestern University
杜克大学 Duke University
密歇根大学安娜堡分校 University of Michigan, Ann Arbor
威斯康星大学麦迪逊分校 University of Wisconsin, Madison
哥本哈根大学 University of Copenhagen
洛克菲勒大学 Rockefeller University
北卡罗来纳大学教堂山分校 University of North Carolina, Chapel Hill
纽约大学 New York University
爱丁堡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Edinburgh
曼彻斯特大学 University of Manchester
京都大学 Kyoto University
索邦大学 Sorbonne University
明尼苏达大学双城分校 University of Minnesota,Twin Cities
墨尔本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Melbourne
科罗拉多大学玻尔得分校 University of Colorado at Boulder
德克萨斯州大学奥斯汀分校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伊利诺伊大学厄巴纳香槟分校 University of Illinois, Urbana-Champaign
巴黎第十一大学 University of Paris-Sud (Paris 11)
英属哥伦比亚大学 University of British Columbia
加州大学圣塔芭芭拉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Barbara
海德堡大学 Ruprecht-Karls-Universität Heidelberg
慕尼黑工业大学 Technische Universität München
范德堡大学 Vanderbilt University
马里兰大学帕克分校 University of Maryland, College Park
乌得勒支大学 Utrecht University
慕尼黑大学 Ludwig-Maximilians-Universität München
苏黎世大学 Universität Zürich
昆士兰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Queensland
伦敦国王学院 King's College London
赫尔辛基大学 University of Helsinki
日内瓦大学 University of Geneva
南加州大学 University of Southern California
根特大学 Ghent University
奥斯陆大学 University of Oslo
乌普萨拉大学 Uppsala University
巴黎高等师范学院 Ecole Normale Supérieure de Paris
奥胡斯大学 Aarhus University
格罗宁根大学 University of Groningen
悉尼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Sydney
澳大利亚国立大学 The Australian National University
波士顿大学 Boston University
麦吉尔大学 McGill University
普渡大学西拉法叶分校 Purdue University
莱斯大学 Rice University
莱顿大学 Leiden University
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大学城分校 Pennsylvania State University,University Park
布里斯托大学 University of Bristol
斯德哥尔摩大学 Stockholm University
以色列理工学院 Technion - Israe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伊拉兹马斯大学 Erasmus University
佐治亚理工学院 Georgia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洛桑联邦理工学院 Swiss federal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n Lausanne
名古屋大学 Nagoya University
加州大学欧文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Irvine
新加坡国立大学 National University of Singapore
鲁汶大学 KU Leuven
麦克马斯特大学 McMaster University
莫斯科国立大学 Lomonosov Moscow State University
佛罗里达大学 University of Florida
匹兹堡大学 University of Pittsburgh
卡内基梅隆大学 Carnegie Mellon University
俄亥俄州立大学哥伦布分校 The Ohio State University,Columbus
南洋理工大学 Nanyang Technological University
加州大学戴维斯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Davis
首尔国立大学 Seoul National University
加州大学圣克鲁兹分校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Santa Cruz
布朗大学 Brown University
利兹大学 University of Leeds
伯明翰大学 University of Birmingham
伦敦政治经济学院 The London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Political Science
香港大学 Th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中文大学 The Chinese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城市大学 City University of Hong Kong
香港科技大学 The Hong K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香港理工大学 The Hong Kong Polytechnic University
澳门大学 University of Macau
附件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