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论是在现阶段还是长远地看,公平正义都应该是一个正常的社会的根本诉求。不过,它如何能具体体现在下一步的改革中,且固化为阶段性的成果,并不轻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日会见21世纪理事会北京会议外方代表时表示,十八届三中全会将提出综合改革方案,就全面深化改革进行总体部署。
本周末,十八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公众舆论的期许也渐渐升温。近来,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改革吹风,而且国研中心也公布了“383”改革报告。这是近年来,改革的社会氛围最为良好的一段时间。
社会各界均对即将推出的全面深化改革方案,寄予厚望,希望这次会议紧紧掌握新一轮改革的“最大公约数”,成功启动改革。
改革本来就意味着利益的深刻调整,其间必然存在着激烈的博弈。越是进入深水区,则相关各方的利益诉求就越是“众口难调”。很多时候,这也导致一些关键领域的改革难以突破,或者,即便有所推进往往也容易出现偏差,甚至产生某种程度的停滞和倒退。
也因此,在新一轮改革即将启动之际,找到一个普遍认同的“最大公约数”,在最大限度兼顾不同社会群体利益诉求的同时,也就变得十分迫切。
事实上,这些年来中国每一轮改革的成功启动,都是因为准确找到了当时的“最大公约数”。1978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召开工作会议,会议原本准备讨论经济工作,最终开成了一次全局性的拨乱反正的会议。这次会议为12月18日召开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好了铺垫。最终,全会找到了当时中国的“最大公约数”,主张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把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